來源: 作者: 發布日期:2022-06-17
一、一個案例引出的問題
2015年3月,甲、乙簽訂《基金合同》,其中約定合同爭議應提交“上海國際仲裁院”仲裁。后雙方發生糾紛,甲訴至法院。乙提出管轄異議,認為雖然上海市并沒有名為“上海國際仲裁院”的仲裁機構,但能夠確定約定的仲裁機構為“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甲方認為,上海兩家仲裁機構均可受理基金合同類糾紛案件,僅根據“上海”和“國際”兩個限定詞語并不能必然推定“上海國際仲裁院”即為“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本案屬于約定不明確,該仲裁條款無效,應由法院管轄。此即引出了仲裁協議瑕疵的問題。
二、仲裁協議瑕疵的解決路徑
筆者認為,為了科學處理前述仲裁協議瑕疵問題,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1.深刻理解仲裁法立法理念。仲裁法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當時,我國民事糾紛數量相對較少,統一法律適用尺度、提升民眾法治意識是當時社會治理的主要目標之一。并且,當時仲裁機構還較少,仲裁體系尚不完備,相比之下,立法者希望糾紛更多地進入訴訟程序。因此,仲裁法對仲裁協議采取了嚴格審查的立場,大部分存在瑕疵的仲裁協議被認定為無效。
進入21世紀后,民事糾紛急速增多,法院人案配比的問題日益突出。仲裁制度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日趨完善,相比訴訟程序,仲裁具有靈活便捷的優勢。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12月26日制定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仲裁法解釋》)在仲裁法基礎上作出了一些調整。例如,《仲裁法解釋》第三條規定,仲裁協議約定的仲裁機構名稱不準確,但能夠確定具體的仲裁機構的,應當認定選定了仲裁機構。顯然《仲裁法解釋》對仲裁協議瑕疵采取了更加寬松的審查立場,避免了部分瑕疵仲裁協議被認定無效。
不難發現,無論是仲裁法,還是《仲裁法解釋》都是基于當時的社會發展現實制定的,為的是應對和解決當時的實際問題。理解了這些立法的理念,對我們處理仲裁協議瑕疵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當前,法院審判資源相對緊張的情況仍然存在,并且人民群眾對糾紛解決效率的要求不斷提高。仲裁程序作為訴訟程序的有效補充,理應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不應輕易否定仲裁協議的效力,對于仲裁協議的瑕疵問題應在法律規則的框架內予以應對和解決。
2.深刻理解仲裁法的規則邏輯。仲裁法和《仲裁法解釋》組成了一套完整的規則體系,有獨特的內在邏輯。理解仲裁法的內在邏輯和規則特點,可以幫助我們正確適用仲裁法、正確解決仲裁協議的瑕疵問題。
仲裁協議雖然本質上也屬于合同,但其效力規則與一般合同條款有著明顯區別。首先,對于一般合同而言,脅迫屬于可撤銷的事由,而對于仲裁協議而言,脅迫則屬于無效事由,況且仲裁法中仲裁協議也不存在可撤銷的效力狀態。其次,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一般合同并非一概無效,其中與其行為能力相當的行為有效,而仲裁協議則是一概無效。第三,對于一般合同條款,約定不明的,法律規定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可按照合同相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而仲裁條款,約定不明又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直接無效。
仲裁法作出這種制度設計主要考慮因素包括:首先,仲裁是糾紛解決機制,仲裁協議應具有確定性,其本身不宜再引起爭議,否則在解決實體糾紛之前,還需要先去解決仲裁協議糾紛,無疑將增加糾紛解決的成本。其次,仲裁是高度專業化的領域,不屬于限制行為能力人行為能力范疇,當事人必須具備完全行為能力。第三,習慣本身具有相當的不統一性,不按照習慣來認定處理仲裁協議,將增強仲裁協議的確定性,避免仲裁協議本身引起爭議。
3.合理運用合同解釋規則。仲裁協議本質上也屬于合同,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是處理合同糾紛的出發點。對于一般合同而言,可根據通過雙方當事人的合同文本、語言、行為、信函、電子郵件等來認定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對于仲裁協議,原則上也可采用上述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現行仲裁法第十六條規定了仲裁協議是法定的要式合同,必須采用書面形式,所以在判斷、認定雙方意思表示時,應以書面意思表示為限。
無論采用何種書面形式,合同文意表達與爭議事項都具有最直接的聯系,因此對仲裁協議進行認定時,文意解釋最符合仲裁法的規則邏輯要求,應優先考慮。具體而言,當合同文本中載明的仲裁機構名稱雖然存在瑕疵,但通過合同解釋規則方法能夠進一步指向唯一的仲裁機構時,應推定該指向的仲裁機構為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進而確定該仲裁機構作為雙方爭議的解決機構。
三、前述案例回溯評析
前述案例中,仲裁協議約定的仲裁機構名稱為“上海國際仲裁院”,但上海市并沒有名稱為“上海國際仲裁院”的仲裁機構,能夠受理此類案件的兩家仲裁機構分別是上海仲裁委員會和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
如前所述,不應輕易否定該仲裁協議的效力。從協議文本上看,案涉仲裁條款約定的“上海國際仲裁院”,與備案登記的“上海國際仲裁中心”的唯一差別在于機構名稱的后綴不同,即一個是“院”,一個是“中心”,且并不存在其他機構名稱與約定的仲裁機構可能相混淆的情形。因此,可以認定案涉仲裁條款對仲裁機構的約定明確,本案應按仲裁條款約定向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申請仲裁。
[作者單位: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商事仲裁研究中心]
本文轉自《中國法院網》
上一篇:房本未下來的房屋買賣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