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作者: 發布日期:2019-03-01
2019-02-28 09:38:20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李成濤 陳文生 劉慶偉
在審理涉黑涉惡案件過程中,經常會碰到被告人在實施涉黑涉惡犯罪行為后,對被害人進行賠償或與被害人達成賠償協議,甚至取得被害人諒解的情況,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私了”。這些“私了”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實踐中對此類案件法律性質把握不準,往往當作民事糾紛處理,不予刑事立案,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打擊力度,造成犯罪分子逃脫法律追究。對于涉黑涉惡案件中的“私了”,不能像普通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積極賠償被害人一樣簡單地進行認定和處理,必須嚴格遵循刑法、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并詳細考察被告人進行賠償和雙方達成賠償協議時的背景情況,以及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等因素,以確定應否對相關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刑事追究以及能否進行從寬處罰。
一、應嚴格審查“私了”所涉及的犯罪行為是否屬于法律規定可以刑事和解的范圍
新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本法第二百一十條第三項規定的案件不適用調解。”第二百八十八條規定:“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我國法律對刑事案件雙方當事人和解有嚴格的限制,主要是自訴案件和一小部分公訴案件。對于涉黑涉惡案件中“私了”所涉及的犯罪行為,應嚴格審查其屬于自訴案件還是公訴案件,屬于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屬于刑法分則哪一章規定的罪名,犯罪起因是否為民間糾紛,被告人是否為累犯,可能判處刑罰的幅度等情況,以決定是否進行刑事追究。如“私了”所涉及犯罪行為不屬于可以進行刑事和解的范圍,應堅決進行刑事追究。
二、應嚴格審查雙方“私了”是否基于真實意思表示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八條的規定,結合調解的基本原則,刑事案件雙方和解,必須基于雙方當事人自愿,和解的內容必須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在涉黑涉惡案件中,被害人與被告人達成和解,接受被告人的賠償,往往從形式上看出于雙方自愿,體現不出暴力威脅色彩,但實質上被害人并非出于自愿。這些“私了”實際上是以黑惡組織的勢力影響和犯罪能力為依托,以暴力威脅的現實可能性為基礎,足以使被害人產生恐懼心理,形成心理強迫,被害人懾于被告人在當地的強勢,擔心自己和家人遭到打擊報復,被迫接受賠償或與被告人達成賠償協議。這非但不能排除這些違法犯罪行為的可刑事追究性,反而進一步印證了被告人違法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因此,對于涉黑涉惡案件中的“私了”,一定不能被其表象所迷惑,應當全面考慮“私了”當時雙方的各種主客觀情況來進行綜合判斷,以防止涉惡涉惡犯罪行為逃避法律制裁。
三、應嚴格審查被告人與被害人“私了”的真實意圖
適用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刑事和解制度,要求被告人必須是真誠悔罪,積極進行賠償。之所以這樣規定,一方面是為了節約司法資源,另一方面是為了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盡快修復破損社會關系,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有機統一。但在涉黑涉惡案件中,很多被告人對被害人進行賠償或與被害人達成賠償協議,并非是出于真誠悔罪,也不是為了促進矛盾糾紛化解,而主要是通過賠償的方式強迫被害人息事寧人,從而達到逃避刑事追究和法律制裁的目的。在一些涉黑涉惡案件被告人與被害人達成的所謂“賠償協議”中,甚至以被害人明確表示侵害后果不是被告人造成的作為被告人支付賠償金的前提條件,明目張膽地掩蓋犯罪事實、逃避刑事追究。還有的被告人在實施犯罪行為后,并沒有及時對被害人進行賠償,而是得知偵查機關、司法機關追究該案時,才與被害人商量進行賠償,逃避刑事追究的意圖也很明顯。所以,對“私了”進行判斷時,甄別被告人的真實意圖也非常關鍵。
四、對“私了”所涉犯罪行為能否從寬處罰應嚴格掌握
如經過嚴格審查和甄別后,“私了”所涉及犯罪行為的確符合適用刑事和解條件,被告人通過賠償也確實取得了被害人的諒解,在量刑上可以適度從寬。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2015年10月13日《全國部分法院審理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相關精神,在量刑時應當從嚴掌握,必須綜合考量被告人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罪行的嚴重程度、被害人是否有特殊困難、諒解意思是否真實、賠償款項來源等因素,以決定是否從寬處罰以及從寬的幅度。
上一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 嚴格規范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
下一篇:論行政案件再審審查過程中的訴調對接與繁簡分流